这是一场关于「吞咽」的逆袭
当最简单的吃饭成为奢望
荣康医院康复科团队用专业与坚持
改写了结局
近日,41岁的患者陈某因“右侧肢体活动无力伴吞咽困难一月余”入院。此次病情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,吞咽困难,饮水呛咳,吞咽功能筛查(洼田饮水试验)为4级,无法进食。
康复评定小组通过系统评估精准锁定问题:咽喉部感觉减退、环咽肌开放不协调、咽缩肌力量不足导致了食物误入气道风险极高。患者年纪轻病情重,必须从根源解决,才能避免反复误吸!
针对陈某的情况,康复科治疗团队制定“组合拳”方案:
①口腔感觉运动训练。冷热刺激:用冰棉棒刺激口腔咽喉,提升感觉敏感度。口腔操:强化唇、舌、颊、下颌的力量和灵活性。比如:鼓腮吹气、伸缩舌头、舔嘴角、夸张咀嚼等动作。
②吞咽手法训练。学习特殊技巧改变吞咽方式,减少误吸风险。例如:超声门上吞咽:吸气并且紧紧地闭气,用力向下压。门德尔松动作手法:通过被动提升喉部及延长环咽肌开放时间改善吞咽协调性。用力吞咽/声门上吞咽:在吞咽前或后屏气、用力,关闭气道入口。
③摄食直接训练(安全前提下)。在治疗师严密监护下,学习安全进食姿势,如坐直、头稍前倾,掌握小口进食,了解安全食物性状选择的重要性。
④神经肌肉电刺激(NMES)。使用特定仪器对咽喉部肌肉进行电刺激,促进肌肉收缩,改善感觉和运动功能。
康复治疗师通过专业评估和精准定位,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包括运动与摄食训练在内的个性化康复方案,以恢复其吞咽功能。历经二十天系统化治疗后,患者从完全依赖鼻饲管进食,成功恢复至完全自主进食,重获“吞咽自由”。
治疗后复查吞咽功能显示:
坐位头部控制能力提升
环咽肌开放时机显著改善
误吸现象消失
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达1级
当患者安全咽下第一口饭菜时,家属激动地表示:“能自己吃饭,就是最大的幸福!
温馨提示
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,科学康复是关键!通过早期专业评估(如VFSS)、个体化治疗方案、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,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获吞咽功能。
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吞咽障碍困扰
省荣康医院康复科
随时为您提供专业帮助!
就诊地址:省荣康医院康复科
END
来源 | 康复科
排版 | 信息科
审核 | 医务科
安徽省桐城市文昌大道与荣康路交叉口
1路:交警大队站下车;
3路:公安局站下车